原油翻译(原油英文翻译)

Connor 区块链交易 2024-04-02 51 0

  一、原油基础知识

  (一)原油的定义

  原油,即石油,是一种由各种烃类组成的黑褐色或暗绿色黏稠液态或半固态的可燃物质,略轻

  于水,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但可与水形成乳状液。 原油主要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原油中碳元素占 83%~87%, 氢元素占 11%~14%,其他部分则是硫(0.06%~0.8%)、氮(0.02%~1.7%)、氧(0.08%~1.82%)

  及微量金属元素(镍、钒、铁等)。

  (二)原油的性质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

  解性、发热量、荧光性及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 0.75~0.95 之间,少数大于 0.95 或小于 0.75。相对密度在 0.9~1.0 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 0.9 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

  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 轻质油组分增加其粘度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 1100mPas 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

  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使得开发难度加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

  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就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

  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 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 37℃~76℃。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

  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

  温度越高。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 5%~20%之间。胶质是指 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

  解于原油中。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请注意阅读本报告正文后的免责条款。 6/51

  其他: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 1%。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 1000)、具有

  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沥青质含量增高时,

  原油质量变坏。

  (三)原油的分类

  1、按组成分类

  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石蜡基、环烷基和中间基原油是按照原油中烃类的成分来划分的。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

  烷基原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原油介于前二者之间。

原油翻译(原油英文翻译)

  2、按含硫量分类

  可分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原油的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比。硫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

  因为硫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一般来说,原油中的硫含量占比较小。低硫原油的含 硫量小于 0.5%,含硫原油的含硫量介于 0.5%与 1.0%之间,高硫原油的含硫量大于 1.0%。

  3、按相对密度分类

  可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三类。 API 度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表示原油密度的一种度量,即 101325Pa 的压强下,60℉(15.6℃) 原油与 4℃纯水单位体积的质量比。 API 度 =(141.5 / 原油在 60℉的相对密度)- 131.5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分类标准,超轻原油 API≥50,轻质原油 35≤API<50,中质原油 26≤API <35,重质原油 10≤API<26。

  (四)原油炼化工艺

  原油通过一定的炼制加工流程可以生产出各种原油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

  用,是当前主要能源来源。

原油翻译(原油英文翻译)

  原油炼化常用的工艺流程为常减压蒸馏、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溶剂脱沥青、加氢

  精制、催化重整。

  请注意阅读本报告正文后的免责条款。 7/51

  常减压蒸馏是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合称,属物理过程:原料油在蒸馏塔里按蒸发能力分成沸

  点范围不同的油品(称为馏分)。原油的常压蒸馏为原油在常压(或稍高于常压)下进行的蒸馏, 减压蒸馏是在压力低于 100KPa 的负压状态下进行的蒸馏过程。常压蒸馏剩下的重油组分分子量大、

  沸点高,且在高温下易分解,使馏出的产品变质并生产焦炭,破坏正常生产。因此,为了提取更多

  的轻质组分,往往通过降低蒸馏压力,使被蒸馏的原料油沸点范围降低。

  催化裂化是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将重质油(例如渣油)加工成轻质油(汽油、煤油、柴

  油)的主要工艺,是炼油过程主要的二次加工手段,属于化学加工过程。一般原油经过常减压蒸馏 后可得到的汽油、煤油及柴油等轻质油品仅有 10~40%,其余的是重质馏分油和残渣油,为得到更

  多轻质油品,就必须对重质馏分和残渣油进行二次加工。

  焦炭化(简称焦化)是深度热裂化过程,是处理渣油的手段之一,它又是唯一能生产石油焦的工 艺过程。焦化是以贫氢重质残油(如减压渣油、裂化渣油以及沥青等)为原料,在高温(400℃~500℃)

  下进行深度热裂化反应。通过裂解反应,使渣油的一部分转化为气体烃和轻质油品;由于缩合反应,

  使渣油的另一部分转化为焦炭。由于原料重,且焦化的反应条件更加苛刻,因此缩合反应占很大比

  重,生成焦炭多。

  重油轻质化基本原理是改变油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氢碳比,而改变相对分子质量和氢碳比往往

  是同时进行的。改变油品的氢碳比有两条途径,一是脱碳,二是加氢。加氢裂化实质上是加氢和催

  化裂化过程的有机结合,是在催化剂存在下从外界补入氢气以提高油品的氢碳比。加氢裂化一方面

  能使重质油品通过裂化反应转化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轻质油品,另一方面又可防止像催化裂化那

  样生成大量焦炭,而且还可将原料中的硫、氯、氧化合物杂质通过加氢除去,使烯烃饱和。

  溶剂脱沥青是加工重质油的一种石油炼制工艺,其过程是以减压渣油等重质油为原料,利用丙

  烷、丁烷等烃类作为溶剂进行萃取,萃取物即脱沥青油可做重质润滑油原料或裂化原料,萃余物脱

  油沥青可做道路沥青或其他用途。

  加氢精制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有催化剂和氢气存在的条件下,使油品中的各类非烃化合

  物发生氢解反应,进而从油品中脱除。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精制来改善油品的使用性能。

  催化重整是将预处理后的精制油采用多金属(铂铼、铂铱、铂锡)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

  条件下,将原料油分子进行重新排列,产生环烷脱氢、芳构化、异构化等主要反应。催化重整是以

  增产芳烃或提高汽油辛烷值为目的。

  请注意阅读本报告正文后的免责条款。 8/51

  图 1:原油炼制加工流程示意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