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三次加工(原油三次加工的原因及所得产品)
原油期货一直是市场关注焦点,央视朝闻天下1日报道报道: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期货交易所能源交易中心将交易的原油期货各项外部配套措施今天正式公布。标志着原油期货的上市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原油期货所需的各项外部配套政策包括市场准入及监管办法、账户、资金及外汇管理办法、保税原油管理办法及增值税办法已分别由证监会、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海关总署、财政部及税务总局正式发布。上期所能源中心的业务规则也已向全市场公开征求意见。
上海期货交易所能源化工产品主任,银河期货总经理姚广表示,目前,上期所能源中心已收到境内外市场各方四百多条意见和建议,涉及合约设计、交易、交割、结算、风控等各项业务细则。上期所能源中心正对上述意见和建议做深入研究和分析,并结合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实际情况,以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进一步优化市场风险的管理和应对能力为目标,对原油期货的相关规则和细则进行完善和论证。积极稳妥地推进原油期货市场的建设工作。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以市场经济的常态分析,中国应该具有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巨大影响力。建立自己的原油期货市场,一方面可以让行政手段干预油价的权宜之计逐步让位于市场调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让中国真正地参与到原油贸易中,有利于油气市场的稳定。
5月25日,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透露,将改革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期货产品上市机制。在期货市场基础制度已经较为牢固、风险控制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上市更多产品并实行严格有效的监管,包括推出原油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和商品期权。
原油进口“双权”不断放开
2015年以来,随着油气改革的推进,民营炼油企业频频获得政策红利,夺得原油进口使用权和原油进口资质。随着优质进口原油的不断到位,地炼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近日,山东恒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油使用权被正式核准,拟保留1套常减压装置,设计原油加工能力350万吨/年,初步确认可使用进口原油350万吨/年。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截至目前,已有13家地炼企业获得了原油使用权,另外3家炼厂在公示期,合计申请进口原油使用配额6409万吨,还有部分企业已递交材料尚在审查阶段。
此外,已具备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企业有11家,合计申请的原油进口允许量为4459万吨。
分析师认为,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在未来3年-4年,民营原油进口权和进口使用权的相关政策有望常态化。
值得注意的是,5月31日,国家能源局针对《国家石油储备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规定从事原油加工、成品油批发和原油进出口的企业,应当承担企业义务储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石油储备设施建设运营。
对此,业内认为,这意味着原油进口双权将继续下放,民营炼厂也将成为我国石油储备的重要力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