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AI+工业数智化底座,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

Connor 区块链交易 2025-07-30 4 0

7月26日-28日,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国内外800余家企业参展,大会瞄准AI基础设施、科学智能、智能终端、AI赋能新型工业化、AI+金融等10大重点板块,展示了多项人工智能最新创新成果。在闭幕式上,中国移动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近年来,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紧跟AI科技浪潮,以5G筑基、用AI赋能,着力构建AI+工业数智化底座,推动人工智能与新型工业化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构建AI+工业数智化底座,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

AI赋能工业质检,为产线增添“火眼金睛”

在光伏组件的生产过程中,EL(电致发光)检测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联合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光伏EL智能检测设备,具备 EL的AI检测和外观的AI检测服务能力。系统集成了先进的人工智能模型,通过缺陷样本生成及算法泛化,能够自动快速地识别出光伏组件外观和EL图像上的各种缺陷类型,整体漏检率控制在0.5%以下,远高于人工8%的漏检率。过去,质检工人需要对着EL质检图像肉眼识别光伏组件的表面缺陷,在一个基本生产节拍15秒内需要对图像对完检测并记录缺陷位置,检测时间非常紧张,因此会造成大量的漏检和过检。EL检测设备部署AI后,系统接收云端训练的AI算法模型,所有的缺陷都是由算法自动检出并标注,在系统接收到图像6秒内可以完成整张图的检测,可以真正的帮助企业实现质检无人化。目前该套设备系统已在河北海泰新能源等企业落地应用。

构建AI+工业数智化底座,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

展开全文

AI赋能工业安监,为企业增添“安全阀门”

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文玉煤矿深处,利用井下已安装的网络摄像机,通过5G大带宽网络,将视频画面回传到工业安监平台。这就是基于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部署的智慧矿山安监大模型,AI视觉安监系统24小时紧盯井下风险点,识别皮带跑偏、区域入侵等隐患,显著降低事故风险,智能追溯安全违规问题,安检员的工作效率提升了50%,应急响应时间从10分钟降低到3分钟以内。在钢铁厂中,基于九天大模型的工业安监系统,面向高炉炼铁、焦化、转炉炼钢等生产制造场景下AI隐患识别,依托工业 多模态大模型学习企业现场图像数据和厂区标准文件,实现高危区域7*24小时违规检测和隐患检测,提升了企业应急响应速度。

构建AI+工业数智化底座,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

AI赋能物流系统,为企业打造“智慧大脑”

提高修船企业零部件吊驳运业务运输效率25%以上,减少人力15%,节约运输时间30%以上。这一连串数字清晰展现了船舶行业首套吊驳运管理系统的应用成效。这套系统是为号称“中国修船航母”的中远海运重工所打造。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基于工业能源低代码,高精度定位等能力,打造适用船舶建造领域的 “AI调度算法+数字孪生” 吊驳运物流系统,该系统具备数据收集、任务管理、智能调度、状态可视化和智能决策等功能,目前已覆盖14个码头、35台门机、96辆工程车,将吊驳运的申请,协调,审批,计划,派工等全面实现了电子化,数字化。

构建AI+工业数智化底座,加速赋能新型工业化

未来,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将充分利用AI技术加速突破、产业应用全面落地的重要拐点,持续攻坚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以技术创新筑基,以生态共赢拓局,依托中国移动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进一步强化AI+新型工业化领域布局,充分发挥科研领军作用,加速抢占创新高地。

评论